我们身上都有一个部位,叫比目鱼肌,俗称小腿肚子。最近研究表明,我们的小腿肚子承担着类似心脏或胰脏、肝脏的功能——科学家为啥会想到研究这块肌肉呢?
这块不起眼的肌肉既是血液动力学的辅助泵,又是代谢的熔炉,这些功能使其成为心血管、认知和内分泌健康的纽带。当我们站立、行走,甚至在桌子底下挪动双脚时,我们不知不觉地激活了生理学家如今认为是人体最复杂的调节系统之一。
比目鱼肌收缩时,会产生超过200毫米汞柱的肌内压力——足以克服静脉阻力和静水压力。换个角度来看,这比你的血压还要高:正常血压在心跳时峰值约为120毫米汞柱。比目鱼肌产生的压力几乎是这个压力的两倍。这种压缩力推动血液通过一系列单向瓣膜,形成心血管生理学家所称的“骨骼肌泵”。该系统的效率令人叹为观止:比目鱼肌单次收缩即可排出多达40-60毫升血液,而在行走过程中,肌肉泵可将静脉回流增加300% 。
其临床意义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梅奥诊所一项涉及2728名患者的研究表明,小腿肌肉泵功能受损患者的5年死亡率为8.9% ,而小腿肌肉泵功能正常患者的5年死亡率仅为2.4% ——死亡风险几乎高出4倍。这种鲜明的差异凸显了一个基本事实:比目鱼肌不仅仅是一个辅助系统,更是心血管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休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肌肉代谢的理解。他们运用一种名为“比目鱼肌俯卧撑”(SPU)的新技术——一种单独锻炼比目鱼肌的坐姿练习——发现了一些违背传统生理学的代谢能力。
坐着进行SPU的参与者表现出:
1.餐后血糖波动减少52%
2.胰岛素需求减少60%
3.运动后数小时内代谢率持续升高
4.血源性底物优先氧化而非储存的糖原
比目鱼肌通过几种独特的适应性来实现其代谢能力:
- 线粒体密度:比目鱼肌中的线粒体浓度可与心肌相媲美,某些区域的嵴密度超过5.5 μm²/μm³纤维体积。这种强大的氧化能力使得能够通过有氧途径持续生成ATP。
- 底物灵活性:与快速消耗糖原储备的糖酵解肌不同,比目鱼肌优先氧化循环中的葡萄糖和脂肪酸。SPU运动期间的肌肉活检显示,尽管持续数小时收缩,但糖原利用率极低(消耗率<5%)。
- GLUT4表达:比目鱼肌表现出4型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4) 的极高表达,促进血液循环中葡萄糖的快速吸收。收缩诱导的GLUT4易位独立于胰岛素信号传导而发生,即使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也能提供葡萄糖处理途径。这对于因胰岛素抵抗而受超重和肥胖困扰的患者具有深远的治疗意义。
- 脂质氧化:肌肉中丰富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能够直接吸收和氧化循环中的甘油三酯,有助于在持续激活期间改善脂质状况。
比目鱼肌的治疗潜力令人惊叹。对于全球4.22亿糖尿病患者来说,比目鱼肌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干预措施,无需任何器械、药物或复杂的训练方案。早期试验表明,定期进行比目鱼肌锻炼可以:
1.12周内将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0.5–0.8%
2.降低餐后甘油三酯高达40%
3.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药物干预相当
这些结果使SPU成为独一无二的方案——一种简单、非药物干预,却能提供与药物同等的疗效。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效果与二甲双胍和DPP-4抑制剂等一线糖尿病药物相似,而甘油三酯的改善效果则接近贝特类和他汀类药物。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也与药物治疗水平相当,但却没有长期用药的成本、副作用或收益递减。
此外,比目鱼肌卓越的抗疲劳能力使其能够长时间维持代谢功能。传统运动只能暂时促进新陈代谢,效果会在数小时内消失,而比目鱼肌的激活则可以维持全天高水平的脂肪氧化,从根本上改变每日能量平衡,并提供一种持续、轻松的代谢健康恢复策略。
一项针对64名心力衰竭患者的里程碑式研究表明,经过8周的渐进式比目鱼肌训练,患者可以改善:
1.峰值摄氧量增加18%
2.生活质量评分提高23%
3.B型钠尿肽水平提高31%
SPU训练方案为2型糖尿病的管理带来了独特的前景。与每周需要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的传统运动不同,SPU可以在久坐活动中持续进行。这使得比目鱼肌成为糖尿病预防、代谢综合征管理,甚至非药物性血脂控制的一线候选者。
短期效应:
1.进餐期间进行可减弱餐后血糖峰值
2.运动后 2-3 小时内葡萄糖吸收增强
3.全天血糖波动降低
长期效应:
1.训练4 周后肌肉中的GLUT4含量增加
2.增强线粒体酶活性
3.改善全身胰岛素敏感性
SPU技巧
坐姿:
1.坐下,双脚平放在地板上,膝盖呈90 度
2.保持脚掌与地面接触
3.SPU最大程度地抬起脚跟,同时保持前脚掌接触
4.放松控制,避免完全放松
5.保持连续的节奏(每分钟40-60次)
总结:
1,循环革命:比目鱼肌充当“外周心脏”,产生足够的血液动力,使静脉血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这一能力至关重要,其受损会使死亡风险增加3倍
2,代谢控制:这块肌肉仅占体重的1% ,却能通过持续的氧化代谢,将餐后血糖波动降低52% ,胰岛素需求降低60%。
3,抗疲劳:与传统骨骼肌不同,比目鱼肌能够维持数小时的氧化活性,不会消耗糖原,并且仅利用血液中的底物——这是人体生理学中独有的现象
4,临床要点:在心力衰竭人群中,比目鱼肌体积与峰值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直接相关,使其成为心血管能力的预警指标和康复的主要目标
5,神经血管前沿:比目鱼肌泵活动支持脑灌注,表明其与认知老化、直立耐受性和神经血管稳定性有关
6.职业解药:定期激活比目鱼肌(通过SPU或步行)可抵消长时间坐着造成的代谢抑制。
所以,没事多让你的两个小腿肌肉(简称小肌肌)动一动,尤其是对那些懒的身上长青苔且已经出现四高(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的人来说,动几下小肌肌累不死。
夜已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