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都离不开酱油,但很少有人知道酱油是怎么做出来的。

实际上我们吃的酱油分两种:天然酱油和化学酱油。

天然酱油用料包括:水、盐、小麦、大豆,一共四种成分。酱油一般含有麸质,麸质不耐受的可以选择无麸质酱油。这种天然发酵的酱油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化学酱油最初用料也是水、盐、小麦、大豆,但为了加速酱油“成熟”,会添加盐酸,将大豆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强碱),HCl+ NaOH= NaCl+ H2O。这个化学反应过程副产品就是盐。这么做的目的是酸碱中和,但中和后太咸了,咋整呢?加水啊。但加水之后颜色就变淡了。你从小就知道酱油是黑色的,茶色酱油你肯定不会买。于是就得往里面加焦糖色。焦糖色不是你想象的把糖炒焦当成色素,它原料确实取自天然成分,比如玉米或蔗糖,但制造过程中完全是化学过程。

化学酱油一般四天就可以出缸,以满足你们的需求。

在化学酱油“酿造”过程中,会产生3- 单氯丙二醇,一种被列为2B级致癌物的成分。另外,焦糖色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种名为4-甲基咪唑的化学物质,其中3类和4类焦糖色与癌症有关(动物实验)。

你能想象出,化学酱油肯定口感不好,于是要添加一些增味剂,于是你能看到成分表里有你熟悉的身影: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酵母提取物。当你习惯了这种化学酱油的口感后,吃天然酱油会觉得不好吃。

我在超市里经常研究食品的配方。我们这里的酱油除了泰国本地产的,还有进口的,比如这款日本酱油(如图),我查了一下,里面成分确实只有4种,天然酿造。超市里也有从中国进口的酱油(带泰文标签的),里面的成分比同类的在国内销售的酱油要少好几种。我又对比了一下本地中国超市卖的国产酱油(都是直接从国内运进来),我就再没有在中国超市买过酱油。

另外,酱油不分什么头抽、生抽、老抽,这些都是营销术语。酱油就是酱油。你喜欢各种抽就是找抽。
请输入图片描述